認識自我、認清現實──閱讀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

文/櫻桃園文化總編輯 丘光

為什麼我們現在要閱讀杜斯妥也夫斯基?這位作家一百多年前寫的小說關我什麼事?──我可以想像現在許多年輕人聽到杜斯妥也夫斯基這個名字都會冒出類似的疑問。然而,每一位經典作家或每一部經典作品都有其恆常存在的理由,不會因為時間空間的差異而消滅,就算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有濃淡之別,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是屬於影響濃厚的前幾名之一。

認識自我,遠離孤獨

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乍看外表頗令人卻步,這樣的觀感確實存在,不過,當我們真的翻開一頁小說讀起來,大多數人卻是很快耽溺其中,看看他筆下角色喃喃自語,多麼像你我每一個人獨處時都可能會有的那副模樣,比如《地下室手記》中主角地下室人的讀白:

我這個人有病……我是個滿懷憤恨的人。我是個不討喜的人。我認為我的肝在痛。不過,我根本不清楚我的毛病,也不確定知道我哪裡在痛。我不看病,也從來不去看,雖然我尊重醫學和醫生。況且,我還迷信到極點;好吧,就算如此,我還是尊重醫學。(我受過良好教育讓我不要迷信,但我仍迷信。)才不呢,我不想看病是由於氣憤。就這一點您大概不太想去理解。嘿,我可是理解的。我當然無法向你們解釋,我這氣憤是到底搞得誰不愉快……

又或者如〈白夜〉中的主角夢想者:

……打從一早開始,就有一種怪異的苦悶煩擾著我。我突然覺得,孤單的我,被全部人拋棄,全部人都離我而去。這個,當然啦,每個人都有權問:這全部人指的是誰呢?因為從我住在彼得堡這八年來,我幾乎沒能夠認識到一個人。但我何必要認識誰?我本來就認識整個彼得堡……

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文字的迷人所在,他直接用你最不肯觸碰的問題敲打你的腦袋,擾動你的心──為什麼我不受歡迎?為什麼我經常憤世嫉俗?為什麼我自怨自歎又自命不凡?為什麼我自卑又自傲?為什麼我孤單一人?是人家有問題吧?或者,是不是我有病呢?

社會上多數人習慣把人生的挫折等各種問題歸咎他人,以維護自我的完好,讓自己在心靈的避風港裡苟存下去,為自己爭取存在感,哪怕是虛妄的存在感,像地下室人那種卑鄙的存在感:「我是一隻蒼蠅,在全世人面前,我是一隻卑鄙齷齪的蒼蠅──卻比所有人聰明,比所有人文明,比所有人高尚……」。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往往要讀者去敲碎自己的存在感,要讀者去面對自己是孤獨的,唯有真誠面對自我,人才會真正去探索根本的問題在哪裡,才有可能真正從孤獨之中走向人群,擺脫那種平常看似很多朋友但要說心裡話時卻找不人的窘境。

當你開始去思索自己的問題,尤其是平常不太願意碰的心理問題,你會一步步逼著自己去面對人群關係,你發現,小說讀著讀著,你越來越靠近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的中心問題──個人孤獨、人際疏離、社會冷漠,也越來越能認清現實的情況。這時候你會驚覺,原來杜斯妥也夫斯基寫的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他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

認清現實,走進生活

杜斯妥也夫斯基身處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第一個成果高峰,機械、交通發達,物質生活所需得以快速複製分送各地,城市大量興起,鄉村人口湧入城市,勞工漸漸取代農民成為社會骨幹,城鄉地域、社會階層等又造就了新的分配不均,社會問題暴增。速度雖使物質生活更容易滿足,但也改變人的價值觀,慢慢地,大家以為物質滿足就是幸福了,心靈空虛的問題日益嚴重卻往往迴避不談。

幾乎所有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都在談心靈空虛的問題,他正是看透了身處環境所產生的問題,當人的心靈被物質利益所填滿,人就成了利益計算機的一部分,便一點一滴掩埋掉心靈中那份可觀的美與力量。

看看我們現在身處的二十一世紀,還在工業革命不知道第幾波的進行式,技術是更新了,而思維仍脫不了十九世紀的框架,因此,我們依然面臨同樣的問題:個人孤獨、人際疏離、社會冷漠,我們也像小說所描寫的,從單純的夢想者逐漸演化成困在自己心裡陰暗角落的人──地下室人。

不信的話,那我們大家來檢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地下室人(符合下列越多條件者越有地下室人的傾向):

 □ 你自認比任何人聰明,但又矛盾於自貶與自傲中
 □ 你自詡以個人對抗全體,卻不敢正眼看他人
 □ 你自滿於講漂亮話,用幻想緩和現實的挫折,
   生活上一切不順都可以拿美與崇高的理想藉口來推托
 □ 你疏離了真實生活,對現實事件冷漠以待
 □ 你不相信一切的規範,不相信有神聖的東西,沒有信仰、信念
 □ 你意識到美好的人事物,卻達不到
 □ 你意識到自身的醜陋與悲劇性卻無能為力

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杜斯妥也夫斯基認為現代社會問題的解藥是愛,是走進現實生活,而不是只用想像和理論去過生活。這看似簡單,實行起來卻是一條漫漫長路,你看小說《罪與罰》中殺人的大學生拉斯科利尼科夫足足花了六百多頁才走進現實生活找到愛,他最終悔悟了,儘管嘴巴上沒說,他跪倒在愛他的索妮雅膝前痛哭,「愛使他們獲得了重生,對那一顆心來說,那顆心蘊藏著無窮盡的生命泉源。……生活代替了理論,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應該在意識裡形成了。

(本文原刊於元智大學全球在地文化報2018-11-25 )


※相關連結: